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zgjingga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zgjingga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zgjingga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zgjingga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有色金属工业br_JJB竞技宝全站app平台

0510-83568869

13921398638

有色金属工业br

  2003年,全国10种常用有色金属累计生产1205万吨,同比增长19.07%,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位。其中铜产量184万吨,同比增长12.71%;铝产量556.34万吨,同比增长26.85%;铅产量157.76万吨,同比增长22%;锌产量229.2万吨,同比增长8.84%;镍产量6.47万吨,同比增长20.89%;锡产量10万吨,同比增长16.5%;汞产量610吨,同比增长23.23%;镁产量33.94万吨,同比增长46.46%;海绵钛产量4118吨,同比增长12.88%;锑产量10.16万吨,同比下降17.95%。

  2003年,铜、铅、锌、镍、锡、锑第6种精矿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共生产精矿金属量306.44万吨,同比增长9.71%。其中:铅精矿63.15万吨,同比增长11.79%;锌精矿168.74万吨,同比增长14.71%;镍精矿6.06万吨,同比增长10.92%;铜精矿58.25万吨,同比下降0.19%;锡精矿5.56万吨,同比下降10.2%;锑精矿4.67万吨,同比下降17.69%。

  氧化铝产量为609.39万吨,同比增长11.24%。由于电解铝迅速增加,氧化铝缺口进一步加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2003年,有色金属企业通过逐步加强管理,在减少相关成本,节约费用支出等方面取得明显成绩。在原材料、燃料、电力等大幅度涨价的情况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品成本增幅,仍比同期销售收入的增幅低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销售费用增幅,比同期销售收入的增幅低11.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增幅,比同期销售收入的增幅低14.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增幅,比同期销售收入的增幅低24.9个百分点。有些技术经济指标已接近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关键性指标不断得到一定的改善,大幅度的提升了有色金属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2003年,中国铅锭综合交流电耗平均为15030千瓦时/吨,原铝直流电耗平均为13833千瓦时/吨,均达到历史最好成绩;氧化铝综合能耗1110千克标准煤/吨,优于历史最好成绩。2003年镍冶炼总回收率89.36%,也创历史最高水平。

  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实现销售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03年,全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公司实现出售的收益3603.39亿元,比2002年增长30.9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67.81亿元,比上年增长25.15%;非国有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35.58亿元,比上年增长35.8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所占比重为43.51%,多种经济成分的非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为56.49%。

  2003年规模以上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14个,它们依次是:江苏省(374亿元)、浙江省(303亿元)、河南省(285亿元)、广东省(251亿元)、湖南省(193亿元)、辽宁省(187亿元)、江西省(177亿元)、甘肃省(176亿元)、云南省(172亿元)、山东省(170亿元)、安徽省(134亿元)、上海市(133亿元)、山西省(119亿元)、四川省(106亿元)。

  2003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有色金属工业公司有18家,它们依次为:中国铝业公司(304亿元)、江西铜业集团公司(107亿元)、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86亿元)、金川集团公司(82亿元)、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45亿元)、辽宁忠旺集团公司(36亿元)、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4亿元)、白银有色金属公司(32亿元)、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32亿元)、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有限公司(31亿元)、海亮集团有限公司(31亿元)、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公司(29亿元)、宁波金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7亿元)、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5亿元)、山东丛林集团公司(25亿元)、包头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5亿元)、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1亿元)、高新张铜金属材料公司(20亿元)。

  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公司实现利税大幅度增长。2003年,全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87.85亿元,比上年增长54.0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税159.33亿元,比上年增长64.46%,所占比重为55.35%;非国有企业实现利税128.52亿元,比上年增长42.78%,所占比重为44.65%。

  2003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税超过10亿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13个,它们依次是:河南省(41.8亿元)、浙江省(21.6亿元)、甘肃省(20.2亿元)、山西省(19.6亿元)、山东省(19.2亿元)、江苏省(16.8亿元)、湖南省(14.7亿元)、云南省(14.5亿元)、广西壮族自治区(13.3亿元)、江西省(12.7亿元)、广东省(10.5亿元)、贵州省(10.2亿元)、四川省(10.1亿元)。

  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创历史新高。2003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为150.90亿元,比上年增长84.2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8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74%,所占比重为54.08%;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69.30亿元,比上年增长47.95%,所占比重为45.92%。

  2003年在有色金属行业中实现利润超过1亿元的企业小类依次是:铝冶炼企业实现利润63.52亿元,常用有色金属(铜、铝)加工企业实现利润36.6亿元,铅锌采选企业实现利润7.89亿元,镍钴冶炼企业实现利润7.16亿元,铅锌冶炼企业实现利润6.40亿元,铜冶炼企业实现利润5.59亿元,钨、钼采选企业实现利润4.32亿元,铜采选企业实现利润2.48亿元,其他稀有金属冶炼企业实现利润2.28亿元,稀土冶炼企业实现利润2.08亿元,贵金属加工企业实现利润1.78亿元。

  2003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超过10亿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5个,它们依次是:河南省(28.6亿元)、山东省(12.5亿元)、浙江省(11.8亿元)、山西省(11.4亿元)、甘肃省(10.0亿元)。

  2003年,是中国加入WTO后的第二年。由于关税降低和国内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增长、进口原料增加等因素的作用,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额增长幅度较大。全年累计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232.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9%。其中,出口额80.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2%;进口额152.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9%。2003年中国有色金属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均创历史纪录,但出口额明显小于进口额,外贸逆差达71.44亿美元,同比增长40.57%。

  2003年,进口的大宗产品主要有铜、铝、镍3种,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进口量也比较大。

  出口的大宗产品除传统产品钨、钼、锑、稀土外,铝、镁成为新的重要出口产品。

  2003年是有色金属工业企业改制和资产重组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国内大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及民营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重组和上下游产业的联合,通过资本运作,积极实施了“走出去”战略。继中铝公司与美铝合作后,加拿大铝业公司与青铜峡铝业公司合资合作,成功购买青铝三期50%股权。香港东英工业投资有限公司收购中孚实业的母公司豫联能源公司80%的股份,间接控股中孚实业。中铝公司与内蒙古自治区合作,将包头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划归该公司,为并购重组地方电解铝企业起到了示范和引导作用。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与江西稀有稀土钨业集团并购重组,江西铜业公司收购了西康铜业公司,实现了跨地区的企业重组。金川集团公司与宝钢集团在海外开发资源上实现了强强联合。在镁工业方面,海德鲁公司最早在西安投资办厂,美国、日本、瑞士、加拿大等外商先后进入中国镁业。为了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加快了开发海外资源的步伐。

  2003年,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79亿元,是2000年的2.7倍,是1995年的3.2倍。截至2003年末,全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拥有资产总额达到4233.90亿元,同比增长17.6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拥有资产总额2711.19亿元,同比增长13.47%,占规模以上企业的比例为64.04%;非国有企业拥有资产总额1522.71亿元,同比增长25.76%,占规模以上企业的比例为35.96%。2003年末资产总额超过50亿元的有色金属企业有10家,分别为:中国铝业公司522亿元,江西铜业公司147亿元,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117亿元,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91亿元,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88亿元,白银有色金属公司87亿元,金川集团有限公司85亿元,辽宁忠旺集团公司81亿元,云南锡业集团有限公司58亿元,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55亿元。

  2003年,有色金属工业技术进步成效显著,取得了重大成果。在氧化铝生产方面,成功开发了选矿拜耳法、石灰拜耳法、富矿强化烧结法、降膜蒸发、管道化溶出、砂状氧化铝等新工艺、新技术。采用“选矿-拜耳法”新工艺建成的30万吨生产线,已顺利投产。这些新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氧化铝竞争力,使中国一水硬铝石生产氧化铝工艺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铅冶炼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自主开发的氧化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技术(SKS)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铅冶炼企业淘汰落后工艺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金川集团公司与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等单位自主成功研发了羰基法镍精炼工艺产业化技术,打破了国外对这一技术的长期技术封锁。“镁合金开发应用及产业化”重大专项,取得突破性进展,受到科技部的好评。一批国家“973”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另外,有色金属系统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能力有较大提高,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全行业的科技进步。

  2003年,在规模以上企业出售的收益中,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为43.5%,非国有企业为56.5%;在资产总额中,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为64%,非国有企业为36%;在实现利税中,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为55.35%,非国有企业为44.65%;在实现利润中,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为54.1%,非国有企业为45.9%。以上数据表明,非国有经济已经成为促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形成。

  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2003年中国铜产量的65%以上、铝产量的48%、铅产量的30%、锌产量的20%是靠进口原料生产的,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由于中国大量进口原料,加剧了全球原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扬,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2003年氧化铝价格的异常飙升,严重影响了中国电解铝的生产秩序和经济效益。铜精矿和铅锌精矿的进口价格也持上升趋势。

  能源供应紧张和价格上调已严重影响有色金属工业的生存和发展。在有色金属工业能源消费结构中电力消费占很大比重。2003年下半年起,全国出现大面积的电力供应紧张情况,全国约22个省区发生限电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有关部门决定从2004年起调整电价,对有色金属工业影响较大。

  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2003年,中国生产的铜材和铝材已分别达到330万吨和363万吨。尽管产量已经很大,但2003年中国铜材进口量仍达106万吨,铝材进口量上升到53万吨,其中大部分都是技术含量高、国内尚不能生产或不能稳定生产的高附加值产品。当前,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结构不合理、品种少、规模不全是铜铝材加工公司的共性问题。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保护环境任务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虽然已经形成很大规模,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还占有相当比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电解铝产能中仍有12%是落后的自焙电解槽生产工艺;铅冶炼工艺采用严重污染环境的烧结锅、烧结盘生产的粗铅仍占30%以上;鼓风炉炼铜、竖罐炼锌等落后生产的基本工艺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在少数地区又有新建或扩建现象。

  科技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弱,有待进一步提升。2003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虽然在科学技术进步上取得很大成绩,但整体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弱,除中国铝业公司等大规模的公司有专门科研机构外,多数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投入用于科研和新产品开发的财力和人力非常有限。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后,国家科技投入资金减少,加之资金和人才分散,市场经济转型中有色金属科学技术人才出现断档现象,有限的资源只能满足于一般性的工艺研究,无力开展全行业共性技术的开发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