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铜走银、官渡饵块、甲马技艺、喜洲泥塑、传承千年的白族扎染、“小锤敲过一千年”的鹤庆银器……2021年“BMW中国文化之旅”再次走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七彩云南。
从慈善捐助性公益升级到“赋能型”企业社会责任项目,“BMW中国文化之旅”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并成为助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可持续公益平台。
“宝马集团已经把可持续发展定位为中国战略的核心,并把气候变化行动,负责任、循环和有韧性的价值链,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作为三个战略组成部分”,宝马集团大中华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表示,“15周年之际,‘BMW中国文化之旅’将联结社会各界力量,再度出发。”
据了解,在过去的15年,“BMW中国文化之旅”先后探访了中国24个省及直辖市和6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计4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其中90项亟待保护的非遗项目和研究课题进行了总计超过2500万元的捐助,举办了13场全国性的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资助并赋能培训超过500位非遗传承人,累计影响人数超过900万人次。
“可持续发展不仅关于低碳、减排,也不仅关于绿色,更关乎人和社会”,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公共关系企业社会责任部高级经理杨新斌表示,“‘BMW中国文化之旅’正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经典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
此次以“探古滇沧海 多元一体的精神家园”为主题的“BMW中国文化之旅”,分为东西两条线项云南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期间,“BMW中国文化之旅”已经遴选了5位非遗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 ,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家导师的带领和帮助下,以促进非遗的创新转化为目的,设计、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非遗文创产品。
此外,据宝马透露,2020年进入创新基地学习的辽宁、湖北非遗传承人开发的文创作品,也即将在10月左右正式发布。
对社会和非遗行业而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BMW 中国文化之旅”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为“非遗走入现代生活”,以及“推动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创造了一种可持续、可复制的范式。
滇西线之行的第一站,是有着“老昆明背影”之称的官渡古镇,我们一同探访了始创于清朝雍正年间的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云南特色小吃官渡饵块技艺和被誉为“国宝云子”的云子围棋技艺。
作为云南独有的传统民间金属手工技艺,乌铜走银始创于清雍正年间,已有280多年的历史,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为“天下铜艺双绝”。
就工艺而言,乌铜走银是在铜胚上镂刻出精美的纹饰图案,然后在阴刻的纹饰内镀银或金,再将铜胚表面用特殊工艺处理成黑色,使其在厚重的黑底上衬托出金或银光灿灿的纹饰。有熬铜、打胚、钻花、焊接、打磨等十多道工序,工艺复杂,用料讲究。
此次我们探访的乌铜走银传习馆,由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金永才创办,集制作、展示、传承、销售为一体,基本的产品多为器皿,如花瓶、香炉、酒器、茶器、文房四宝等工艺品。
饵块,是昆明民俗中的必选年货之一。目前,“官渡饵块传统制作技艺”已被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具体制作方面,是选择有香味、有黏性的团颗大米,将泡过的团颗米放到木蒸子里第一次分蒸至六七成熟,第二次用猛火一次性蒸至熟透。
取出放进沙石碓窝里,由七八个壮汉进行舂(chong)制,待熟米舂打成面泥状后,取出放到案板上,进行搓揉捏。待饵块揉制好后,就能做出各种形状,放置于阴凉处,自然降温后即可。制作出的饵块,烧、煮、炒、卤、蒸、炸均可,风味各异。
第一天的最后,我们探访了云子制作技艺,据悉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是以玛瑙石、紫瑛石合研为粉,加上红丹粉、硼砂等,以独特的手工技艺滴制成型,是公认的围棋子中上品。
此次我们探访的是官渡古镇的云子博物馆。据悉,传统老云子的工艺精细复杂,其中配方、火候、点子的手艺都是影响质量的主要的因素,毛坯经过打磨成为大小一致。
该技艺曾一度失传,后在众多匠人的努力下成功复原配方和制作流程与工艺。目前,云子制作技艺正式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BMW 中国文化之旅”滇西线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隶属大理的喜洲古镇和周城村。
在喜洲古镇,我们感受了甲马、喜洲泥塑、白族民居彩绘的非遗技艺,也品尝了正宗的喜洲粑粑。在周城村,我们探访了白族扎染、白族大本曲和白族三道茶的非遗项目。
甲马,又称“纸马”“神纸”,供汉族民间祭祀鬼神使用,是一种具有神秘色彩的民间木刻版画。据考察,在白族聚集的村落,甲马仍然随处可见。
此次我们探访的甲马工作室,由白族甲马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仁华创办,张仁华出生于甲马世家,一直研习甲马,如今已经积累了500多幅甲马,积极推动着白族甲马文化的发展。
白族民居彩绘,流行于大理市及周边白族地区,是对建筑进行装饰绘画所产生的传统工艺美术形式。经元明清历代发展,彩绘的应用由宫殿建筑寺庙建筑向民居建筑扩展。
白族建筑,多为土木结构,青砖、灰瓦,白墙与彩绘艺术相互映衬,突出和体现白色的主体色调。彩绘常应用于民居的大门、照壁、山墙、腰线、龙马角等部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喜洲泥塑,俗称“彩塑”、”泥玩”泥塑艺术是大理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制作的过程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作成各种人物的泥胚,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
此次我们探访的“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泥朔和白族面朔传习所”,是由从事泥塑和面塑的传统手工艺人苏龙祥创办。作为泥塑和面塑传统手工艺的第4代传人,苏龙祥已经被云南省政府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传承人。自1994年以来,创作泥塑和面塑作品近23000件。
此外,喜洲陶艺制作技艺也已经历经百年传承至今,从取泥、晒泥、筛泥、发泥、打泥、玩泥、制胚、上柚、烧制、出窑等整个工艺流程都以传统方式手工完成,较好保留和展现了传统制陶的技艺特点。产品由生活用品、建筑、殉葬、祭祀礼器、工艺饰品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白族扎染,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的西汉时期,是我国古老传统的纺织染色工艺之一。
工艺方面,白族扎染以扎花和浸染两道工序为主,花色图案丰富、古朴雅致参数图片)、凝重大方。在染料的选用上,周城白族扎染主要是采用板蓝根、蓼蓝、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生态环保。
据介绍,周城村附近共有17家染坊,约4000名妇女拥有扎花工艺。此次探访的大理市璞真博物馆的负责人告诉我们,为传承和发扬扎花工艺,目前其也在与部分高校进行合作,利用传统的扎花工艺设计出复合现代人审美的一些作品,亦可为周城村村民维持生计。
在观摩扎染技艺前,我们共同品味了白族招待客人的三道茶,是白族民间待客的一种古老传统习俗,起源于公元8世纪的南诏时期。
第一道苦茶,又名雷响茶,边烤边抖,至茶叶微黄散发香味,冲以沸水响声如雷。
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白族三道茶,体现了白族人以茶寓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热情好客、崇尚礼仪的文化性格。
在品味三道茶期间,也观赏了流传于大理白族地区的一种说唱曲艺种类--白族大本曲,专门用“白语汉字”演唱整本长篇故事。曲本由唱词和说白组成,唱词为主,说白次之。
此次为我们演绎大本曲的白族绕三灵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丕鼎,是大本曲北腔流派的代表人物。其收藏的许多传统曲本,是珍本孤本,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BMW 中国文化之旅”滇西线的第三天,我们前往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银器小镇,探访了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以及观摩了来自纳西族的舞蹈。
鹤庆银饰锻制技艺,是用纯银为主料,以镂雕和纯银抽丝编盘工艺相结合,根据所需制品形态、规格加工而成,保留了较为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特征。
流程方面,包括熔炼、压片、抽丝、制模、浇模、錾花等。使用工具有熔银炉、风匣、手锤、手钳、凿子、多功能成套錾切工具等。
在国家级传承人寸发标的带领下,鹤庆银饰锻制技艺走向全国,而其锻造的“九龙火锅”、“九龙壶”、“九龙火烟筒”等作品,也多次荣获国家暨国际级金奖。
其创办的李小白银壶工作室,已发展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纯手工银壶制造商,也是中国最大的纯银手工茶道用具制造商。
在此次“BMW 中国文化之旅”滇西线的最后,我们观赏了同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勒巴舞和纳西族打跳。
据了解,勒巴舞主要流传于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的塔城乡、巨甸镇、鲁甸乡。纳西语的大意就是像青蛙那样活蹦乱跳的舞蹈,跳完后念诵经文送诸神,人们祈福寿年幸福吉祥。2013年,勒巴舞列入第四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而纳西族打跳是纳西族世代传承的,在音乐伴奏下参与者以连臂一体”圆形移动为基本运动方式。以模仿动物及生产劳动动作为主要动作特征,是目的是健身、娱乐和交际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
纳西族打跳是纳西族古老的丧葬舞蹈演变而来,是通过宗教民俗化后,遗留下来的原始身体运动文化,也是纳西族最为古老的民间舞蹈。2017年,纳西族打跳列入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从“授人以鱼”的捐助模式升级为“授人以渔”赋能模式,2007年发起的“BMW中国文化之旅”已发生了质的变。对宝马而言,凝聚社会资源、助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慢慢的变成了宝马集团企业社会责任和非遗行业的重要IP项目,也是其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的重要一环。
站在15周年的新起点,“BMW中国文化之旅”也将踏上新的征程,继续搭建多方参与的、可持续的非遗社会化扶持体系和平台,助力宝马集团可持续战略的发展以及锐化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