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至29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2023CACE)(以下简称“博览会”)即将在南京举办。本届博览会将着力构建工艺美术互学互鉴、共荣共进的建功立业大舞台;构建大师工匠兴业、工美文化强国的奋勇争先大平台;构建中国工艺美术声播神州、名扬世界的高光亮丽大展台。届时,云南工美展团将携建水紫陶、个旧锡器、昆明斑铜、乌铜走银、楚雄彝绣、丽江滇绣,以及船模、锔瓷、大漆等特色工艺美术品亮相展会,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来自“彩云之南”的工美盛宴。
日前,云南工美展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云南省地处边疆,少数民族众多、文化多元,是我国工艺美术的“富矿”。当地工艺美术历史悠远长久、门类品种繁多、文化特色鲜明、制作流程与工艺独特。在多民族文化共同交融的历史长河中,云南不仅拥有独特而多彩的民族文化,还拥有风格独特的工美技艺,是绽放在祖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花异草”。云南工艺美术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精华,形成独特的工艺、造型、文化和艺术特色,又同边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化、中国文化与南亚文化进行碰撞,形成全新的艺术风貌。
在本届博览会上,观众可以全方位、近距离欣赏来自“彩云之南”的工美精品力作。云南工美展团将带来一件件充满民族特色的展品,为广大观众打造“一站式”观展空间,全景别、全方位引领观众走进云南工美的世界,感受多元化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的别样风情。
建水紫陶是云南省建水县的特色工艺美术产品,享有“滇南琼玉”之美称。建水紫陶以有色陶土为坯,制作精细陶器,其表面多呈赤紫色,行业习惯称之为“紫陶”。其工艺以书画刻填和无釉磨光为特色,作品“光滑如镜,声清如磬、质地坚硬”,多以传统诗、书、画、印为装饰语言,采用绘、刻、填、磨等工艺手法精工细作,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意趣。
建水紫陶在数百年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守正创新,在业内赢得盛誉。1953年全国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获评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2010年,建水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联合授予“中国名陶之乡”称号;2019年,建水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紫陶之都”称号。
据介绍,2022年,建水县登记注册的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户达2246户,辐射带动相关从业人员近4万人,共培育国家级各类大师、技术能手8人,云南省级工艺美术师、技师及专家143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传承人68人,2607人获得人社部技能认定。近年来,建水县不断开拓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在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整合项目、引商入驻等措施,搭建集主播培训、网络直播、线上销售为一体的建水紫陶直播孵化基地。
根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集自然之美与匠人匠心之大成,形成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云南被誉为“植物王国”,其根雕材料资源很丰富。匠人主要以缅甸、越南、老挝以及本地的根材,巧妙设计与创作腾冲根雕艺术品,根据根材的天然造型和色彩因材施艺,既保留根材的自然形态,又巧妙雕刻人物、动物或场景,升华提炼主题。近年来,一大批以名人贤士、神话传说、马帮文化、时事热点为主要题材的根雕作品相继诞生,将自然与人文、技艺与时代相结合,让枯木朽根重新焕发出艺术的生命和魅力。
乌铜走银是我国云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传统手工铜制工艺,始创于云南石屏县,相传起源于清雍正年间,距今有着近300年的历史。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介绍,乌铜走银因使用“秘法”炼制而成的贵金属材料“乌铜”,以及独特的装饰手法“走银”而得名,其制作的过程和工艺流程都十分繁琐复杂。其工艺分“乌铜”与“走银”两个步骤:“乌铜”是采用合金加工法,以铜为主要成分,加入黄金等贵金属,经高温熔炼锻打成片,再将铜片镶接成器胎;“走银”是指在乌铜胎体上錾刻纹样,熔银为液流入錾刻凹槽,随之磨平,使银液与乌铜胎体结合,最后经过反复摩擦,器皿表面逐渐变乌,呈现出“铜黑银亮”的艺术效果。
乌铜走银的纹饰种类非常之多,既有传统的吉祥图案、花鸟鱼虫、金石书法、山水风光等纹样,也有独具民俗特色的吉祥结、莲花等纹饰,还有一些充满云南当地特色的纹饰。
斑铜是云南独有的一种金属工艺品,因其表面金红交错、色彩斑斓而得名。斑铜在制作时,将锤、锉、錾、镂、熔、镶、掐、焊等滇派特种技艺和先进工艺相结合,不停地改进革新,达到艺术多元化的完美统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斑铜有“生斑”和“熟斑”之分。“生斑”是以出自会泽、东川县一带,含铜量90%以上的天然铜块锻打而成,因铜矿中含有金、银及其它少量稀有金属,因此铜体表面会显现出色彩斑斓而不规则的斑块,此类自然铜直接锻打加工而成的器物称为“生斑”。由于“生斑”天然原料的日益稀少,20世纪50年代,在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当地组织了一批斑铜艺人在昆明组建公关小组,经过反复实验,开发出以铜和其它金属合炼(混而不合),经铸造工艺而显色、显斑的“熟斑”工艺品。“熟斑”的出现使云南斑铜这一濒危的金属工艺品绝处逢生,拓展出了全新的创作空间。
云南斑铜工艺品在造型上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地区传统艺术特色,还吸取了云南青铜和中原青铜文化的艺术营养,同时结合了现代雕塑手法和铸造工艺。在充分显示斑花特点的前提下,形成包括瓶罐、炉尊、壁饰、器皿等六大类的系列新产品。斑铜作品浑厚古朴、典雅富丽、熠熠生辉的艺术效果,散发出隽永的艺术魅力。
云南拥有丰富的宝玉石矿藏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文化渊源,是我国玉雕技艺与玉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发源地之一。云南玉雕的主要原材料有黄龙玉、玛瑙、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海蓝宝石、碧玺等,加之云南是缅甸翡翠进入中国最早和唯一的通道,自翡翠传入中国之时起,云南就出现了翡翠加工的匠人,因此也是中国翡翠雕刻的起源地,自古便有“玉出云南”的说法。
云南玉雕历史久远,技艺传承有序,独特的地域、资源和文化优势,造就了与中原地区风格迥异、独具云南特色的玉器文化和玉雕技艺。腾冲被亚洲珠宝联合会授予“中国翡翠第一城”称号;瑞丽成为中国西南最大的内陆口岸和重要的珠宝集散中心;龙陵县是黄龙玉的发祥地,自2014年黄龙玉被发现以来,成为了云南玉雕界的“当家花旦”。
目前,云南吸引了一大批广东、福建、广西、河南的玉雕师,定居瑞丽、芒市、腾冲等地,这些匠人不仅把各地的传统玉雕技艺带进云南,同时也把先进的玉雕设计思想和理念带到云南,为云南玉雕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锡矿开采历史距今已有2千多年,当地不仅有丰富的锡原料,还有传承300多年的锡工艺品制作技艺,是我国“锡文化”的发源地,享有“锡都”美誉。个旧市“因锡而立,因锡而盛,因锡而名”,是世界锡工业的发源地和最大的锡矿富集区,中国最大的现代化锡工业基地,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锡及锡制品的生产、加工中心。
个旧锡器以“色如银、亮如镜、声如磬”而闻名于世。在1928年印制的《云南出品说明》中,对于个旧锡器有这样的描述:“个锡之良甲于他省,故所出锡器光美如银,而其制造之工巧亦具有手工业之特色,近年更加改良,凡各日用器具靡不备具适用。国人多喜锡器,故省内外推销颇广,是滇省极堪注目之工艺也。”
如今,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个旧锡工艺品的制作者经过不断探索与努力,创造性地将斑锡、喷砂、喷涂、磨砂、斑花、贴花、浮雕、拼接、覆膜等现代工艺技术,应用在锡工艺品上,为传统锡制工艺品增添了新的艺术效果,拓展了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使云南锡工艺制品的加工制作技艺,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云南少数民族刺绣具有悠久的历史。刺绣技艺在众多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尤以彝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布依族、苗族、壮族的妇女最为擅长,承载着各民族的文化和情感。其产品最重要的包含服饰和家居用品,匠人以平绣、锁绣、牵花绣、锁边绣等刺绣针法绣制动物、植物、几何纹、图腾、民族历史故事等图案,反映出各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思维方法、象征崇拜,体现出当地人民美好的生活愿望。
其中,“滇绣唐卡”技艺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彭萍所创,将消失170多年的“国唐——抽纱刺绣唐卡”技艺重新恢复和发展,让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风采。
其在技法上吸取了“苏、蜀、湘、粤”四大名绣的技术特点,结合彝族、苗族、布衣、白族、纳西族等云南本土刺绣针法,将精湛的针法技艺与民族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创作出的作品构图严谨、均衡、丰满,既有工笔重彩的生动细腻与视觉上的冲击,又有传统刺绣的针法韵味,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色。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对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