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前,欢迎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我们后续互动交流,也能第一时间获取更多深度分析,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中美之间的紧张博弈愈发加剧,尤其是美国政府的一些最新举措令人震惊。就在特朗普政府发布对华新规不到一个月后,国内不少大规模的公司纷纷公开表示强烈反对,形成了一股罕见的企业集体“倒戈”潮。
2025年9月15日,特朗普政府发布了《对华先进的技术与关键矿产出口管制新规》,这项政策涵盖了17个技术领域、234项核心技术产品,并被外界广泛认为是特朗普执政期间对华经济打压的最激烈措施之一。
1. 半导体行业:美国将14纳米及以下制程的芯片生产设备、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相关设计软件列入出口管控清单,并禁止向中国公司可以提供任何技术上的支持或服务。
2. 战略矿产资源:美国加强了对稀土、锂、钴等20种关键矿产的出口管控,实施季度配额审批,并禁止美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在矿产勘探方面做合作。
此外,新规还设立了“次级制裁”机制,任何第三国若使用美国技术或零部件生产的产品并计划出口到中国,都必须事先获得美国政府批准,否则将面临美国市场的封锁、资产冻结等惩罚。
美国商务部表示,这一政策的出台目的是“保护国家安全和技术优势”,防止中国通过获取敏感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提升其军事和经济实力。然而,这项政策的过渡期仅为15天,且自9月30日起就强制执行,仓促的推行方式立刻激起了美国企业的强烈反应。
进入10月中旬,离新规生效仅剩不到一个月,美国公司开始公开反对。10月12日,英特尔、高通和英伟达三家科技巨头联合向美国商务部递交了一份48页的请愿书,详细列举了新规对他们运营造成的严重影响。
据英特尔透露,受限措施使得公司中国区的订单量下降了32%,如果这一限制持续下去,预计全年收入将减少180亿美元;高通也指出,其主要芯片的基带组件有70%依赖对华出口,若受到限制,可能会引起1.2万名员工面临裁员风险;英伟达则表示,中国市场贡献了公司数据中心GPU业务近30%的收入,失去中国市场将使其面临巨大损失。
除了书面请愿,企业还采取了实际行动。10月15日,特斯拉宣布暂停其在得克萨斯州的超级工厂扩建计划,原计划投资120亿美元建造新一代电池生产线,但由于原材料依赖中国,特斯拉不得不推迟项目进度,影响到2.3万个就业岗位。
同一天,福特也调整了与宁德时代合作的电池生产项目时间表。原定在密歇根州建设的电池厂因没有办法获得必要的对华技术授权,投资额从35亿美元减少至12亿美元,规模大幅缩小。
不仅科技行业反应强烈,农业界也开始表达担忧。10月16日,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发声明,警告新规可能引发中国的反制措施。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大豆买家,2024年占美国大豆总出口量的53%。根据协会统计,新规实施后,中国买家已经取消了28万吨的大豆订单,导致大豆期货价格下降7.2%。
一些农业企业也开始通过游说国会,呼吁政府不要让农业生产成为技术竞争的牺牲品,要求排除农产品的出口管制范围。
与此同时,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代表169家会员单位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新规“超越了总统的法定权限”,并请求法院裁定某些条款无效。SIA表示,如果新规继续实施,美国半导体行业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将从目前的54%下降至42%,严重影响行业竞争力。
这场企业反抗风潮背后,是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深度依赖。比如,英特尔在中国的大连工厂是全球重要的芯片封装测试基地,承担着全球30%的移动端芯片封测任务;高通与中国多个科技巨头有着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投资了多个研发项目;英伟达与中国的AI行业合作密切,合作伙伴包括百度和阿里巴巴。
这些公司所遭遇的挑战不单单是失去一个市场,更是多年合作网络的切断,重新建立替代体系至少需要3到5年时间,且成本将大幅上升。
在矿产领域,尽管美国在锂资源上相对丰富,但开采和提纯成本远高于中国。对于依赖中国矿产的特斯拉和福特等企业来说,如果失去稳定的中国矿产供应,生产将面临严重挑战。
美国政府内部对此政策的看法不一。商务部长雷蒙多表示,必须在“国家安全”和“企业生存”之间找到平衡,暗示可能对某些条款做出修正。相对而言,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坚持强硬立场,认为“短期的痛苦”是为了国家安全的长远利益。此种分歧也蔓延到了国会。
一些议员提出立法要求,主张在出台类似管制措施前一定要进行详细的“经济影响评估”;而部分共和党议员则批评企业忽视国家战略,建议削减那些不遵守政策的公司的财政补贴。
与此同时,中国也开始对美国企业采取反制措施。10月17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修订草案,精确指出将对那些“配合外国政府实施歧视性出口限制”的公司进行监管。被列入名单的企业将面临市场准入限制和外汇结算障碍。
特朗普政府的新规不仅引发了企业的大规模反应,也正在重新塑造全球产业链。短期内,美国企业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正在下降,尤其是半导体领域。在矿产领域,随着全球供应链的调整,中国企业也在加强对关键矿产的掌控。
从长远来看,这场博弈可能会加速全球产业链的区域化和多元化趋势,更多的美国企业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墨西哥、东南亚等地,以避开政策不确定性。而中国企业也在加速自主创新,提升技术实力,加强全球化布局。
尽管这一轮调整会导致短期内的成本增加,但从长远角度看,它可能会促使全球产业链灵活性更好和具有抗风险能力。特朗普政府的这项激进新规,有几率会成为推动这一结构性变革的重要催化剂。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