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的生产的全部过程分为铜精矿开采,粗铜冶炼以及精铜冶炼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将铜的产业链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采矿阶段,分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和浸出法开采;第二个阶段是冶炼阶段,分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其中火法冶炼还分粗炼和精炼两个流程;第三阶段是加工阶段,铜加工产品有铜棒、铜管、铜板、铜线、铜锭、铜条以及铜箔等多种类型。
全球铜矿产量09-15年平均17200千吨,13-15年平均18500千吨。其中智利铜矿产量09-15年平均5500千吨占到全球总数近三分之一,是中国铜矿产量的接近4倍。而全球2015年铜矿储量720000千吨,其中智利铜矿储量210000千吨,中国铜矿储量(30000千吨)的7倍。
全球铜蕴藏量最丰富的地区共有五个:(1)南美洲秘鲁和智利境内的安第斯山脉西麓;(2)美国西部的洛杉矶和大坪谷地区;(3)非洲的刚果和赞比亚;(4)哈萨克斯坦共和国;(5)加拿大东部和中部。
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14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中国铜矿查明资源储量为9553.8金属万吨。铜生产地集中在华东地区,占全国总产量的51.84%,其中安徽、江西两省产量约占30%,云南、内蒙古也是主要产区。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精炼铜消费国和进口国,国内铜矿以进口为主,2015年累计出口铜矿砂及精矿1408.2吨,而同期累计进口1329.38万吨。从下图中能够准确的看出从12年开始,铜矿石及精矿的进口不断加速,三年来进口同比数据都保持增长。
中国精炼铜的进口动机一种原因是来自实际的需求,更多的时候要考虑进口盈亏情况。当套利窗口打开时,精炼铜进口将会加快,反之进口动力下降。尤其是铜进口还需要承担融资需求的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都会考虑进口套利情况。
废铜进口也用来生产精炼铜,今年来进口下降一是因为经济效益差,二是因为海外废铜供应紧张。正常的情况下废铜进口和精铜进口相互有替代作用。
铜的生产原料:矿、废铜、粗铜,废料在过往的这么多年时间里迅速成为占有接近1/3,废料产生的根源就淘汰旧的,拿了旧的形成废料,所以它对价格的敏感度非常高。在低铜价或者铜价还有继续下跌的环节就产生铜的来源不足,因为价格下降,效益不好,能再凑合用一年就再用一年。所以废料价格的下跌对原料的供应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加工费这块也进一步佐证了5铜矿的供应出现趋紧的迹象,因为矿山在逐步减产,新开工的项目在推迟,品类在下降。
电解铜和阴极铜:是从工业冶炼生产的基本工艺的角度的叫法,因为有一种叫做火法冶炼的铜冶炼方法,其最终产生铜单质的办法是靠电解的办法,讲铜离子从一块作为阳极的版状物上,电镀到另一块作为阴极的版状物上,这块作为阴极的版状物最后就成为一块完整的大铜板,这块铜板就叫阴极铜,因为它是作为阴极出现的,或者叫电解铜,因为它是用电解的方法得到的。
说到铜,必须讲讲铜的故事,虽然最后青岛和嘉能可等事件的发酵,铜融资套利的游戏已成过往,但大宗商品融资交易的经典,多少人仍津津乐道。问题起于何处,到底是什么使得中国对铜的需求保持在高位?答案是:套利。(以下内容摘自知乎用户小山)
1.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家外管局逐步放开了经常项目的外汇政策。如保函项下外债,保函项下的境外贷款等,都是在2010年以后逐渐兴起的。
3. 在岸人民币资产价格居高,离岸美元、人民币融资价格极低,有明显的价差。
4. 中资银行(包括部分外资银行)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将高收益信贷资产转让出表,形成各式各样打理财产的产品与衍生品。
6. 人民币币值长期保持稳定。中央政府在过去10年的强力维稳政策让人民币拥有了充分的国家信用。
由上述条件,我们想一想,到了2013年,发生了什么?他们的交易模式是怎样的?
拿出一个亿的资金,交给银行。要么买成打理财产的产品,要么开成高收益存单,要么投一些定向资管项目。然后,将这一些产品质押给银行。银行将收益前置给企业,开出一张保函或者贸易项下的进口信用证。
例如,2013年9月,A公司拿出一个亿,在银行认购打理财产的产品1个亿,一年期收益是6%。再将打理财产的产品质押给银行,银行为A公司开出的信用证(保函)金额为1.06亿元,信用证(保函)的受益人是A公司在境外的关联公司B。B公司高高兴兴地拿着这张信用证(保函)到境外(香港、新加坡、伦敦、纽约)去贴现了。1.06亿元,按照2013年9月香港美元信用证贴现利率,就算个2.5%吧。贴现出来是1.034亿元。这一圈,给企业账面上赚了340万元!净息差是3.5%!
当然,不会给你平白无故贴现,信用证的开立和贴现是要基于有正常贸易背景的,即名义上B公司需要卖给A公司等值的货物,通常用的贸易流是有色金属,少量有实力的还能搞来一船一船的大豆和玉米。A公司拿到货物后,直接转手卖给设在境外的另一家关联公司C,C公司拿回了货权,A公司也有了相应的贸易背景,在这个贸易背景项下,资金又可以回流到国内了。这就是最简单的转口贸易流程。
完成这一切,只需要不到一周时间。疯狂的时候,有些公司一周能转3次,当周收益接近10%!
因为成本低廉啊!越贵的金属成本越低廉。若不是因为黄金融资被很早叫停,黄金其实才是最适合的标的。铜在金属里面属于仅次于金、银的了,占地小,单价高。
而现代贸易的另一特点是,用单据替代实物进行交易。什么是单据呢,就是货物存放在仓库的证明,或者货物正在船上的证明。比如说100吨铜,存放在世界四大仓库之一的世天威在上海自贸区的仓库里面,所有权归甲公司。甲公司对这100吨铜的所有权证明就是世天威公司开具的一张仓单,凭借这张仓单甲企业能随时去提取这100吨铜。如果不提取,甲公司每天要支付世天威公司每立方XX元的仓库租金。如果甲公司将这100吨铜转让给乙公司,只需要在仓单后背书,转让给乙公司就可以了。其他的还有一种单据就是海运提单,就是货物在船上运载的时候,由船运公司开具的单据,作用和仓单类似。
这里面交易成本,其实非常非常低!货物单位价值越高,租金越低,交易成本越低!
在这项套利工作中,贸易单据为交易提供了贸易流,通过转口贸易的一进一出,成功完成了资金——货物——货物出境——货物境外交易——货物变现——资金回流的过程。
所以我们会看到,上海港、釜山港、吉隆坡港,堆积如山的有色金属,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放在那里,一年都可以不动,但已经几百次易手。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贸易公司,嘉能可对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属的价格有着统治级的影响力。
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几间公司包括:嘉能可、托克、摩科瑞……如此等等。这还只是有色金属领域的,另外像粮业的ABCD……
嘉能可们一般自己不玩套利,他们或许觉得做这事太Low,或许担心开展这项业务可能面临的政策风险。他们做啥?他们做货源的供应商,和最后的买方。再举个例子,国内的大宗贸易商A公司,由其设在新加坡的关联公司B公司,向嘉能可新加坡公司采购了1000吨铜,然后一转手,出口给了设在香港的公司C公司,完成了套利交易。最终,C资源公司所持有的将这1000吨铜又卖回给了嘉能可香港公司。
嘉能可在这个交易里面收取0.2%的手续费,也就是国内套利商通常称的“货损”。
注意了,在这项交易里面,铜的价格对交易本身不构成影响。或者套利商并不会特别在乎铜价的涨跌。铜哪怕涨到跟黄金一个价格了,套利商在境外做套期保值,卖出价基本还是这样的价格。然而正式这类货物空转的交易,在真正需求端并未出现显著改善的情况下,维持了铜价……